本文目录
海南结婚风俗流程有哪些云南旅游城市有哪些儋州人历史摘要:每个地方因为不同的风俗习惯就有相应的文化习俗。那么准备在海南结婚的你,是不是也想了解一下海南有哪些结婚习俗呢?海南结婚时有哪些流程呢?还有在海南结婚需要哪些彩礼呢?下面本文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海南的结婚习俗,一起来了解一下海南的嫁娶文化吧!
一.海南结婚彩礼送什么?
海南人结婚下聘,虽然有其独特的习俗,但仔细梳理起来也并不复杂。一般包括需要准备如下几类物品:
1.聘金
聘金,广东称为结婚利是,海南则称为红包。主要是男方家给女方购置嫁妆、婚品用的,具体金额没有限制,一般根据女方家的要求及男方家的经济实力而定。多的九万、十万,少的二万、三万,表现出自己的诚意就好了。毕竟嫁女儿不是卖女儿,聘金的多少并不是最重要的!
2.乳猪
很多地方结婚聘礼都有准备猪肉的习俗,海南也一样。但有一点不同,海南结婚聘礼要准备的猪肉不是成猪,而是乳猪,且要是一整头的。订婚当天,宰杀好后用大盘装好,并贴上福字,同其他聘礼一起送去女方家。
3.礼饼
有女出嫁,是大喜事。在海南,是要挨家挨户送喜饼接受众人的祝福的。而这个喜饼,一般要是男方家送过来,由女方家派送的。都是些有吉祥寓意的面食,一般包括:
(1)年糕
年糕寓意“吉祥”是一种喜庆小饼,一般在结婚、新年等喜庆场合食用。
(2)开口笑
海南一带自制的一种酥脆小饼。用面粉、鸡蛋制作,油炸而成,香脆可口,是当地人很喜欢的一种小食,也是海南结婚聘礼必备的一种礼饼。
(3)面包
在海南,面包有“快发”、“富足”、“健康”等寓意,是一种吉庆小饼。也正是因为它的美好寓意,让它成为了海南结婚聘礼喜饼必备品。
(4)煎堆
广东、海南地区都比较盛行的一种芝麻团,也是油炸食品,但是外脆内软,非常美味。有“生活甜蜜”“幸福美满”的寓意。
二.海南结婚习俗
1.提亲
男女双方恋爱成熟,双方家人同意了,但不得不按形式请一媒人带礼品上门提亲,媒人大部分是中年妇人,能言会道,嘴马厉害的,且得有福相的。但常常是男方父母亲自上门提亲,连媒娘的红包也省了。第一次上门,女方接待吃饭最忌吃生毛之物,担心婚事飞走。
2.定命
双方父母都达成共识,愿意子女联婚。择一吉日,媒人到女方讨要生辰八字,并且要给一红包给女方,算是压命,这个过程叫”要命”。收到女方生辰八字后,男也将自己的孩子生辰八字用红纸写出来,跟女主的生辰八字一起放在盒子内,请算命合命掐算。这期间改来改去跑来跑去传递信,都由媒人操办,算合了就叫定命。
3.问亲
男方父母为儿子聚媳妇,便叫媒人带礼物到女方家去’‘问亲”,主要是征求女方父母的意见,今年能完婚否。一般都是同意的,如有的地方考虑兄或姐的婚否要依顺进行,当然也有家里有白事或者相提相论红事,一年不宜嫁两女。但大多地方也是按照’‘那亩田有水耕那亩”,特别有身忌的女人更别说了。如果女方父母赞同,就把事先己写好的女儿的生辰八字红纸,从米缸中拿出来走到客厅有意丢地上,让媒人捡拾,俗称’‘拾命”。之后,媒人第二次又到女方家去报日,告知’‘送布”或’‘完婚,’的日期。
4.送布
送布是向女方或及亲戚报知结婚日期限的一种仪式。由媒婆担两只担,当然,现在社会都是由汽车送去。这天,男方准备礼物有:猪脚一对、红线两结、姻脂两盒、布匹若干,饼干四箱,最重要的是人民币了,一般在五干至二万左右,此时,可能女方这边要再送少部分钱回男方。这天,是女人们最过瘾的时候了,女方街坊或左邻右门或亲戚的妇女们者随中午吃海南粉,几乎是半条巷和全部亲戚女人都来吃海南粉,没有摆酒席,吃东西没有必要花钱,女人们可以一边吃粉,一边高谈阔论,说说笑笑,绝对没有男人的事,每家人吃完后还打包一大碗回家,场面热闹非凡。
5.安床
安床,本地婚俗中非常注重这一仪式,并代代流传,沿因今新安床方向,安床的方向关系能否和睦相处,平安吉庆,顺利生儿育女的关键。安床一般于迎亲的前一天,按择日先生以新郎新娘的生辰八字择时安置,由村中三代同堂、家中男丁旺的一对老夫妇来安床。其实,新床的位置和方向已由”择日先生”用罗经定准,事前已喊三两个有力气的男人安置妥当。安床时辰一到,把床抬起,在四个床脚各垫一块红纸,上面撒古钱和吉叶,图的发财和大吉大利。尔后,这对老夫妇就为男主在房中点亮一对盛满煤油的灯,以表示新郎’‘添丁”。然后,两老出了新房,把门锁上,系了红线的钥匙交给主人。主人第二早再将钥匙交给引娘妈,引娘妈第二天傍晚新娘迎聚回后,才由引娘妈打开,主人给俩老吉利红包。安床仪式就算完成了。
6.迎亲
迎亲这一天,新郎到发廊理发,之后,回家穿上新衣服,力求装扮英俊,形象面貌一新,为了排阔气,当今都是数以十计的轿车队迎亲,最后一辆是2400轿车,用装嫁妆,迎亲车辆数目为单数。在迎亲途中,一路鞭炮不断。迎亲车队抵达女方后,女方点鞭炮迎接,新郎披着绚丽的红毛毯,在媒婆的引导下来到女方家门口,女方的小弟或堂弟前来敬茶或敬烟,然后,新郎每喝一口茶要给小弟二百元的红包,同样,点烟也是二百元红包。当然,女方父母是不能没收小弟们的红包。要是女方是外省人,即在附近宾馆包一房间作为女方迎亲地方。女方宴请一般在中午,期间,还要拜婆祖等祖先等活动。要是有身忌的新娘子要沿着辅许多席子出屋,直至迎亲车。下午迎亲车队回到新郎家,由媒娘引开新房的门锁,新娘入新房,并要新娘在事先安排好方向椅子坐定,俗称”‘坐定”。新娘房要叫孩儿们坐,男孩子坐在新娘床上,并由男方父母或亲人送茶水饮用后,才可起身,接着举行几项仪式。(1)拜堂(2)婚宴敬酒(3)娘新官接灯(4)闹新房(5)做“十友”。
7.回娘家、蹲房角
结婚的第二天清晨,新娘家的弟弟或是妹妹就会到新房接新娘回娘家,直到晚上,新郎就去新娘家把新娘接回来。第三天,新娘就整天都不能出门了,俗称“蹲房角”,这天,新娘的要好朋友就会来和新娘聊聊天,而那些没有见过新娘的,有好奇心的就会在今天来看新娘,反正今天新娘是要当展览品的。
准备结婚的海南新人们,如果你不知道海南结婚习俗以及送彩礼该送什么不妨参考本文,与家中长者好好商议,祝您有个浪漫喜庆的婚礼,与爱人白首偕老。
三.海南苗族婚俗有哪些
在海南省苗族中流传着一首古老的歌谣,有这么一句歌词“伸手给哥咬个印,越咬越见妹情深,青山不老存痕迹,见那牙痕如见人。”"咬手"是海南苗族男女青年表达爱情的一种独特方式。
每逢节假日,特别是三月初三,在槟榔树下,芒果林中,小河溪边,山坡草地上,青年男女唱起美妙而动听的歌曲,抒发自己的理想、情趣和心愿,寻求自己的意中人。随后,小伙子拿起弓箭、鱼叉到河溪里抓鱼,姑娘们在溪边烤筒饭和煮鱼,直到太阳落山才散去。如果小伙子相中心爱的姑娘,晚上便用口弓、鼻箫、树叶吹着婉转动听的曲调,来到姑娘的"隆闺"(女青年自住的茅房)外唱开门歌。如果姑娘不唱闭门歌,便会开门走出来,一起到草地上或竹林里点燃篝火对歌跳舞,互表爱慕之情。这时,姑娘听了小伙子的求爱后,便羞答答地拉起小伙子的手咬一口,如果咬得很轻,而且很有礼貌,小伙子便明白姑娘是表示拒绝或暗示自己有了意中人;如果姑娘咬得很重,甚至咬出血印,则表示姑娘对他十分倾心,愿意接受小伙子的爱。
"咬手"定情后,他们便各自拿出最心爱的手信,如戒子、耳环、竹笠、腰篓之类的礼品,互相赠送,作为定情物,以示终生相伴。
四.海南“军话”地区婚嫁习俗
海南岛讲"军话"地区较广,包括三亚市、昌江、儋州、东方、临高等县市的部分地区,人口达五十多万人。他们婚嫁的习俗独具一格,耐人寻趣。
常言道:“空口无凭,立契为证”。在旧社会这些地区以“写命书”作为青年男女结合的契约。“父母之命,媒约之言。”是男女婚姻的组合方式。男孩长到十二、三岁,父母就会请媒人说亲,以门当户对作为选偶的基本条件,以五官端正、能工善针、通情达理、孝敬父母作为选择的主要内容。媒人到女方家的话题,都是郎君人才出众、品德兼优、家境富裕、慷慨大方、美满幸福等,三番五次撮合,使女方的父母悦心相许。
然后双方父母把孩子的“命书”拿给算命先生相命,如果双方“八字”能结合则能红纸合命。男方就要选择良辰吉日,准备礼物,由媒人陪同男方父母送到女方家,摆上两桌酒表示庆贺。
订婚后,一般到了十七、八岁就要结婚,由媒人征求女方家的意见,倘无异议,就由男方择定结婚日期,备好酒肉米等礼物送到女方家,送礼多在结婚前三天之内。结婚时,女方感到自己要出嫁,为感谢父母养育之恩,一般都要哭嫁,其内容都有一定的规律,最主要的内容是不忘父母养育之恩,哥妹的手足之情,也是姑娘对家庭的留恋。这真切的哭,涕泪横流,好象一曲幽怨的悲歌。
结婚时,新郎新娘不仅要穿着全新,就连脸面头发都要修茸一番,以示辞旧迎新,对新生活的向往。在婚礼那天由童男童女各一名给新郎梳头,并念贺词说:“一梳梳下头发光;二梳梳下成对双。”......念毕,在场的亲家同喊好,然后燃放鞭炮。这些军话地区结婚一般是坐牛车,迎亲的牛车要装饰一番,用木条绑起拱架,架上盖上红毛毯,搭架车蓬,车后挂一米筛,贴上“喜喜”字,拉车的牛一般要求红色的黄牛,牛角上贴上红纸,赶车的人要用“命好”的堂哥或表兄,牛车上坐有新郎新娘,另一架牛国坐陪郎陪娘。
五.海南黎族结婚礼仪
黎族民间男女青年通过婚恋、约婚或由媒人撮合后,男家择日,派出男女亲属三至五人组成婚事代表,并带去衣裙、两块银元,以及槟榔和烟草等聘礼,前往女家商议婚事。女家设宴招待,席间双方商议结婚聘礼、父母操劳费、众亲的礼品以及槟榔、烟草、酒肉等数量。如果女家同意成亲,就把男家婚事送来的聘礼收下,并商定举行婚礼的日子。女家如不同意成亲,就把送来的聘礼退回去。
各地区聘礼多寡不同。过去合亩制地区新娘身价为1面铜锣或1头牛、银元30~50块。如今多用人民币,有8000~10000元不等。有趣的聘礼代名词,如1头牛称1个南瓜,30块银元称鱼鳞3条,纸币50元称树叶五把。其他黎区以钱物为聘礼,如保亭、陵水、三亚等地,男家要向女家送现金2000元、槟榔120个,猪肉120斤、酒120斤,烟草20斤等等。白沙、昌江、乐东、东方等地黎区,聘礼重,男家除了向女家送俗例规定的聘礼外,还得送父母抚养子女操劳费(昔日为8块银元,当今是电视机),以及新娘嫁妆费。只有琼中黎族地区保持常规。现在黎区婚事办理,民间先放槟榔定婚,后到政府民政部门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结婚前,男方家要做三件事:一要向女家送聘礼,第二筹备婚礼物品,第三动员众亲为新郎盖新房。女家也要办两件事:第一备好酒菜招待接亲队伍;第二组织村里妇女参加送新娘的队伍。一年之中的秋收后至春节前夕,是黎族人结婚的旺期。
结婚场面隆重,婚礼程序有趣,但各地有异。结婚普遍以接亲、迎亲、饮福酒、逗娘、对歌、挑水、送亲、收席、通报、请妻、媳规等程序。
接亲:举行婚礼的当天上午,男家派出三至五名男女,前往女家承担接护新娘。男者俗称“公鸡”,是负责联络人;女者负责陪送新娘。接亲时,女家办酒席,请来民间八音乐队吹吹打打。新娘姐妹召集亲戚朋友和村里妇女参加送新娘队伍,人数越多新娘身份越高,少则二三十人、多则百人。婚俗:新娘出嫁前三天要洁身,请人妆饰打扮,拔脸汗毛,修眉等。新娘身穿艳丽衣裙,头披花巾,戴耳环,颈脖戴银项圈、玉珠圈,胸前挂银牌、银铃、珠链,腰系银链,银铃,手戴镯子、戒指,脚戴银圈。合亩制地区的新娘,还要挂精致的小腰箩和戴闪光的云母片草笠。
新娘离开父母家时,由陪娘护送,男家接亲人员带路,行走在队伍的前头,还有乐队吹吹打打,场面十分热闹。盛行新娘不见新郎不露面的婚俗,保亭、陵水地区的新娘,用雨伞遮脸;合亩制地区的新娘,用草笠遮脸,并佯装哭骂娘家把她送去远方。如果不哭不骂,众人会说她“想老公”,不孝顺父母亲。白沙县南开地区的新娘,由四个陪娘各拉着红毡四角,新娘躲在里面。琼中县和沿海地区的黎族新娘,披纱不露面,并且选择陪郎和陪娘,要与新郎、新娘同年出生,其身材和相貌与新郎、新娘大致相似的青年男女。赛方言区黎族,由新郎带领接亲队伍到女家把新娘接回来。
迎亲:送新娘队伍于傍晚到男家的村口,举行迎亲仪式。奥雅(主持仪式的男性老人)身穿祭服,手持一把尖刀,在进村路口中央铺一片芭蕉叶,放上一个鸡蛋,面向送新娘队伍,念祈平安词(黎语意译):“天鬼地鬼凶魂鬼,不得阻路卡寨门;尖刀砍蛋见大红,刈叶脱销开寨门。鸣枪点火赶邪恶,火把照路引亲行;婚礼喜事人人乐,新郎新娘永幸福”。奥雅祈祷之后,用尖刀剖开鸡蛋,点燃火堆,站在路口两旁的男子朝天齐放粉枪,宣告送新娘队伍平安进村。此刻,新娘和送亲队伍人人跨越路口上的火堆,方能进入村寨。届时,新郎父母亲在家门口迎接新娘和送亲人员。新郎的姐妹,把新娘的行李搬进家里,并安置送亲人员就座。琼中湾岭、红岛、和平等地区黎族婚俗,新娘进入男家时,新郎父母亲站在家门口,男左女右地举着手,让新娘低头走进家门,意为婆家保护媳妇。男家还组织民间乐队奏《迎亲》乐曲。
饮福酒:婚礼酒席分宾主座位,酒席主座放置着一个60厘米高的酒罐,插着两支饮酒的竹管,俗称“福酒”。饮福酒要举行仪式,合亩制地区杞方言、白沙润方言等地,由部族奥雅(男性老人),祭拜先祖,向先祖报上新郎和新娘的名字,祈求先祖赐新人成家立业生儿育女。过后,新郎、新娘在母亲的陪同下共饮福酒,席间众男女掀起请酒对歌的热潮。其他地区黎族婚礼,盛行新人拜祖先和用碗共饮福酒的习俗。加茂方言区的黎族婚礼,男家请送亲人员吃饭时,要在每个饭碗下面放上钱,数量二元至十元不等。
逗娘:是婚礼独特有趣的程序。逗娘形式各黎区习俗不同。五指山地区婚礼,送新娘队伍的姑娘,用草笠或雨伞遮着脸蛋,小伙子总是看不到姑娘的脸庞。小伙子只好用烟雾熏她们的脸,终于看到庐山真面目。加茂方言区黎族婚礼,新娘吃饭时,席间由新郎家成员把米饭一点一点盛入碗里,要求新娘和陪娘每口只吃一粒饭,众人围观,使得新娘和陪娘不敢大口吞吃,饿着肚子度过婚礼之夜。乐东哈方言婚礼,给新郎和新娘共饮一碗福酒时,要一饮而尽,而且不许吐出。如果把碗举起,有一滴酒落下,就得重饮一碗酒。因此,新人为了把碗中的酒喝得一干二净,饮酒动作更复杂了,闹得众男女哄堂大笑。
琼中杞方言婚礼,在洞房里点一盏油灯,对着灯光放置两张椅子,意思是坐在前位者的身影遮着后位者,日后就会受欺负。因此,进洞房时,新娘害怕婚后受丈夫欺负,往往拼命抢坐前面的椅子。东方市美孚方言的婚礼,女家由一妇女为新娘挑着象征行李的“阁堆”(装有两条筒裙的网袋),挑到男家门口时,被男家的汉子抢走,并将一盆猪肉从老妇的头上倒下来,说是应得的报酬。此刻,动作敏捷者就把衣角提起盛着猪肉。动作迟钝的就被肉汤淋遍全身,一无所得,逗得众人哄笑。合亩制地区婚礼,由男家蒸糯米干饭,女家姑娘负责用木臼舂制糯米饭团。
小伙子们总是千万百计地去抢糯米饭团,如果不留神,往往被姑娘用木杵撞击头和手,有的被逮住,将遭受姑娘用糯米饭团粘满头发,三天都洗涮不净。白沙润方言的婚礼,不是“逗娘”而是“逗男”,反映女权的遗风。送新娘队伍到达男家时,先由新娘和能说会辩的陪娘检查席上的饭菜。如果饭有夹生米和菜里没有猪肉,则认为男家降低了新娘的身份,陪娘就会出言责难,甚至把席上饭菜倒在地上。对此,男家只好忍气吞声地重新做饭菜。
对歌:黎族婚俗对歌贯穿婚事的始终,婚礼是黎族民间口头文学交流的盛会。在婚礼酒席上,老人对歌把话拉,中年对歌赛歌箩,青年对歌来投情,新郎新娘对歌表钟情。
煮饭、挑水:举行婚礼至次日早晨,新郎的母亲带新媳妇看家里原米缸,并指点放米下锅。米饭煮熟后,新娘用碗盛饭送给男家父母吃。新郎的妹妹带新来的嫂子到河里挑水回家。烧水给男家父母洗脸。
送亲:主要有两种形式,哈、杞、润、赛方言,婚礼在晚上举行,次日送娘队伍回去。晚上举行婚礼,意思是晚上太阳下山了,鸟归巢人归家,姑娘出嫁回夫家。美孚方言婚礼在白天举行,当天傍晚送新娘队伍回去。白天举行婚礼,认为在白天举行婚礼新娘不会认丈夫和家门。送新娘队伍离开男家时,带回的礼物是一对盛满酒的罐,一排猪肉或牛肉,一担糯米团,以及槟榔和烟草等物品。送亲时,宾主互相敬酒和唱歌告别。
收席:婚礼结束后,男家又设收席宴,俗称“婚礼尾酒”,以答谢在举行婚礼期间曾捐钱送物和帮忙的亲友。在收席宴上,新婚夫妇要聆听亲友们的教诲。如要求新婚夫妇勤俭持家,恩爱偕老。男家亲友多者,婚礼后数天仍有人登门拜贺。因此,收席宴有的长达三天三夜。
回门:结婚后,新娘在婆家居住一段时间,便回娘家去,向父母通报在男家的生活情况,以及丈夫对妻子的好坏。新媳妇回娘家,所带礼物是一小罐米酒、一小箩糯米团和摈榔、烟草等物。在娘家居住数日,等候丈夫接回去。如果新婚夫妇感情不好,新娘可以抗婚。
请妻:新媳妇第一次回娘家,由丈夫到女家把妻子请回家。在请妻时,女婿到岳父母家要讲究人情礼貌,行为要符合礼仪,要懂得女家大小各人的尊称,还要能饮酒唱歌。在女家的宴席上,往往被女方村里的姑娘们缠住斗酒斗歌。女婿在请妻时,表现好者,女家很高兴,说是女儿找到了“新帕曼”(好丈夫);有的妻子当天就离开父母家随同丈夫回去,怕羞者次日才回。此后,妻子回夫家就不必再请了。如果请妻后,妻子不愿回夫家,说是“味荷艾帕曼”,意即闹离婚。
相关推荐:
海南传统习俗文化知识大全约你看琼剧学黎锦知海南文化
海南饮食文化特点独具特色的海南饮食文化介绍
海南方言有哪些特点海南方言特色介绍海南地方言概述
问题一:请问云南省有哪些重要旅游城市? 30分朋友,我觉得要对得起你这里提到的“重要旅游城市”,必须得有相当的知名度,而且确实值得一游的地方,不是说有了景点就称得上“旅游城市”这个称呼的。
因此,根据上面的这个标准,我认为,只有昆明,大理、丽江和西双版纳这四个城市方能配“重要旅游城市”的称号。
证据如下:
在逸行旅游网上,有SPA温泉品质-昆明、大理、丽江双飞6日游,大理的三塔寺,天龙八部影视城,大理古城,古城洋人街,南诏风情岛,环洱海,爬苍山,蝴蝶泉,还有有名的风花雪月。昆明的民族村,世博园,石林,安宁温泉,大观楼(长联),西山龙门,石林,九乡等等。丽江更不用说了,丽江古城是很不错的。在大理白族民居可以尝到“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看白族歌舞表演,味原滋原味的大理白族民族风情。游览丽江观音峡风景区。景区内秀丽的峡谷风光,古朴美丽的纳西风情,被誉为丽江第一景。古朴别致的木家别院是当年丽江土皇帝木土司在此设的查税所,体现纳西的建筑风格,内设的纳西古乐让您领略纳西人的艺术魅力。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大研古镇、四方街。欣赏小桥流水人家,古城始建于元初,以“家家临溪,户户垂柳”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东方威尼斯”。云南旅游城市丽江,玉龙雪山风景区,高原牧场甘海子、白水河,蓝月谷,可以看《印象丽江》演出,纳西族中部东巴圣地玉水寨,神秘的纳西部落东巴谷,束河古镇,美丽的丽江雪山倒影公园,黑龙潭,螺旋藻配送中心。
西双版纳拥有许多的世界之最和中国之最,其中包括以鸟类繁多等多项纪录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之最、中国之最。经国务院1982年10月8日批准定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不知道阁下是否赞同我的看法?!
希望能得到你的认同,请采纳,谢谢支持!
问题二:云南哪些旅游城市好玩些?丽江很不错哦
大观楼
大观楼公园在昆明市内西面,面临滇池,与太华山峰隔水相望,故又称“近华浦”,是滇中闻名的旅游胜地。园中有令人瞩目的180字的“天下第一长联”。
石林
位于昆明市东,是世界罕风的风景名胜,是大自然鬼斧神工杰作。
西双版纳曼典瀑布
站在这与沟谷雨林相互掩映的瀑布跟前,大自然的美妙与和谐会使人忘却烦恼,将你引入没有尘世纷争,只有纯净的天然境界,让你尽情享受大自然的安逸、恬静。
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坐落在玉龙雪山下丽江坝中部。因四周青山环绕,镇中碧水滢滢,宛如一方碧玉大砚而取名为“大研镇”。古城面积3.8平方公里,海拔2400米,人口25300多人(1997),其中,纳西族16900多人。
香格里拉
“不必到***就可领略藏族风情”。迪庆不仅有***高原雪山峡谷的风貌和藏族风情,还可领略到内蒙古大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般的壮丽景色。^^位于云南迪庆,海拔3280米的香格里拉,将可让来自低海拔国家和地区的人士,更舒服自在地观赏大自然美景和领略民族风情,而不必担心发生“高山反应”。
虎跳峡
游峡有两种选择:一种可借助汽车游看重点,省力快捷;另一种则是徒步穿越,可徒步走哈巴雪山小路,也可徒步走碎石公路,身体力行的品味虎跳峡之美。^^另外还可把虎跳的景观分为峡景和山景,以上说的上、中、下虎跳之景都是峡景,主要在峡谷左侧山腰的碎石公路一线观赏;山景是指徒步哈巴雪山看到的景观,主要在步行小路和翻越哈巴山至中甸白水台的途中观赏。
金殿
在太和宫里还常设有青铜器文物展。金殿还是昆明人传统的赏花之地之一。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就与金殿紧邻为伴。
洱海
洱海公园位于距下关2.5公里的团山上,曾为南诏国王养鹿场。1976年辟为公园,占地1700亩。沿路上山,松柏青翠,繁花似锦,到处可见山茶、玉兰、杜鹃、报春、缅桂等名花。山顶有望海楼、观海长廊、动物园及百花园等。登高远眺,玉洱银苍,白帆点点,大理风光尽收眼底。湖滨有水上公园,游泳场等娱乐设施。每当皓月当空,风平浪静,月亮倒映于湖中,人们便可欣赏到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中的“月”这一景观。
问题三:云南有哪些好玩的地方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都是非常不错的地方。第一站、昆明昆明是春城,也是著名的旅游城市,但在这时间长了也就确实不觉得这有什么值得玩的景点,如果你时间不是很充足,安排两天也就够用:出外自助旅游,先要安排好吃住。昆明的消费水平不是很高,吃住的价格还得算合理。不过作为学生的来讲,还是本着能省就省的原则,所以到昆明后,大可把住宿的地方安排在云南大学(昆工、云师大、云南民族也都在这一区域)周围,这里的旅店大多为附近不能按时回宿舍的大学生开设,性价比极高。具体的路线为: 1)昆明巫家坝机场:方法A:打出租车到云南民族大学,车费白天20元左右,晚上24元左右。方法B:在机场前坐公交车(昆明机场离市区很近,是全国少有几家有公交车直通的机场)到昆明火车站,票价一元,自备零钱投币(下同)。在昆明火车站转乘64路到民族大学下车即是。 2)昆明火车站方法A:64路公交至民族大学(上车站点不在火车站出站口,需问一下路)方法B:2路公交车至建设路(上车站点在火车站出口,但下车后需问路步行至云南民族大学,约2站地)方法C:出租车直接至云南民族大学,约16-18元RMB到民族大学正门后,随便问一下经过的学生附近哪有便宜且卫生的旅店,他们大多数都会热情推荐给你。(PS:大多数云南本地人也很热情朴实,所以在云南全省尽可放心问路)这附近旅馆一般为普通间,不分淡季旺季,价格每床10-15元/天。安顿下来后如果天色尚早,可就近吃饭,因为附近小店也多为学生所开,所以不存在大的宰客现象,只是在附近买水果时要有缺斤短两的心理准备。饭后可经云南大学校园到翠湖公园散步(每年12月至次年3月有红嘴鸥在此栖息,景色壮观)。为安全计,24点之前需回到旅店。正式行程安排第1天:世博园-金殿世博园99年建成,比赛过后经商业化运作开放至今。虽然全为人工,不过因为名气太大,所以还是有游览必要。不过对园林或建筑感兴趣的人在其中还是会有所收获的。门票:100元,凭学生证可购半票。(来云南务必带上学生证,几乎所有大景点都有半价学生票可买,但查证甚为严格)交通:从民族大学正门问路步行至建设路,坐69路公交至终点(回程相同)。世博园走马观花的看一下也需半天,如果时间尚早,可乘园内索道(不推荐)或园外公交车至金殿景区(门票15元,无学生票),金殿为清初吴三桂建造,殿身为纯同铸造,景区内除金殿外其它无甚观赏价值。从金殿出来后坐10路公交车返***族大学即可。第二天:石林著名地址公园,世界有名,值得一看。石林不在市区,交通食宿麻烦,可于前一天根据火车站前或世博园门前发的广告报一个石林一日游的旅游(报价100元左右,如超过该价格就砍价,报价包括景区门票,中餐,车费)。报团时千万确定所游景点包括”大石林”景区(石林牌香烟盒上的图片)石林一日游报价便宜,但无论所报旅行社正规予否,其中均有很多猫腻,需万分小心。个人推荐云南光大旅行社,云南国际旅行社。石林一日游旅行社的猫腻: A:半路经”七彩云南”购物点。”翡翠玉石”购物点。切记:东西再好看也不要买。否则追悔莫及。 B:途径寺庙,千万不要在里面抽签、算命、烧香、拜佛。(在云南其它地方也要如此C但香格里拉的松赞林寺除外(见下文)C不是我们不敬神佛,而是这些小庙里的神佛已经被那帮世俗的和尚道士们给玷污了。) C:在石林景区内千万不要参加所谓与少数民族拜堂成亲的娱乐项目,否则损失会以百元记。 D:在景区内旅行社会安排少数民族家访,到时给酒给茶就放心喝,只......>>
问题四:请问云南省有哪些重要旅游城市?请介绍一路乐推荐你―四方街,螺旋藻配送中心。西双版纳拥有许多的世界之最和中国之最,可以看《印象丽江》演出,被誉为“东方威尼斯”,请采纳,安宁温泉,束河古镇,环洱海,古朴美丽的纳西风情,味原滋原味的大理白族民族风情。云南旅游城市丽江,黑龙潭,石林,蝴蝶泉、白水河,玉龙雪山风景区、大理。
问题五:云南旅游城市有哪些?请透露下丽江很不错哦
大观楼
大观楼公园在昆明市内西面,面临滇池,与太华山峰隔水相望,故又称“近华浦”,是滇中闻名的旅游胜地。园中有令人瞩目的180字的“天下第一长联”。
石林
位于昆明市东,是世界罕风的风景名胜,是大自然鬼斧神工杰作。
西双版纳曼典瀑布
站在这与沟谷雨林相互掩映的瀑布跟前,大自然的美妙与和谐会使人忘却烦恼,将你引入没有尘世纷争,只有纯净的天然境界,让你尽情享受大自然的安逸、恬静。
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坐落在玉龙雪山下丽江坝中部。因四周青山环绕,镇中碧水滢滢,宛如一方碧玉大砚而取名为“大研镇”。古城面积3.8平方公里,海拔2400米,人口25300多人(1997),其中,纳西族16900多人。
香格里拉
“不必到***就可领略藏族风情”。迪庆不仅有***高原雪山峡谷的风貌和藏族风情,还可领略到内蒙古大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般的壮丽景色。^^位于云南迪庆,海拔3280米的香格里拉,将可让来自低海拔国家和地区的人士,更舒服自在地观赏大自然美景和领略民族风情,而不必担心发生“高山反应”。
虎跳峡
游峡有两种选择:一种可借助汽车游看重点,省力快捷;另一种则是徒步穿越,可徒步走哈巴雪山小路,也可徒步走碎石公路,身体力行的品味虎跳峡之美。^^另外还可把虎跳的景观分为峡景和山景,以上说的上、中、下虎跳之景都是峡景,主要在峡谷左侧山腰的碎石公路一线观赏;山景是指徒步哈巴雪山看到的景观,主要在步行小路和翻越哈巴山至中甸白水台的途中观赏。
金殿
在太和宫里还常设有青铜器文物展。金殿还是昆明人传统的赏花之地之一。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就与金殿紧邻为伴。
洱海
洱海公园位于距下关2.5公里的团山上,曾为南诏国王养鹿场。1976年辟为公园,占地1700亩。沿路上山,松柏青翠,繁花似锦,到处可见山茶、玉兰、杜鹃、报春、缅桂等名花。山顶有望海楼、观海长廊、动物园及百花园等。登高远眺,玉洱银苍,白帆点点,大理风光尽收眼底。湖滨有水上公园,游泳场等娱乐设施。每当皓月当空,风平浪静,月亮倒映于湖中,人们便可欣赏到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中的“月”这一景观。
问题六:云南有哪些著名景点?云南著名景点介绍
昆明必游景点有:滇池、石林、翠湖公园、云南民族村、金殿公园、西山森林公园、九乡风景区、圆通山、大观楼、筇竹寺、世界园艺博览园等。
云南著名旅游景点:
昆明大理中甸腾冲德宏西双版纳
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滇池西山森林公园翠湖公园黑龙潭大观楼公园
石林风景名胜区云南民族村金殿名胜区安宁温泉阿庐古洞昆明曹溪寺
筇竹寺五百罗汉九乡风景区昙华寺圆通山聂耳墓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
金马碧鸡坊多依河鲁布革三峡观音山九龙瀑布群东寺塔和西寺塔
小白龙森林公园官渡金刚塔海埂公园郑和公园轿子山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
大理三塔民族风情园宾川鸡足山蝴蝶泉丽江长江第一湾景区
丽江古城玉龙雪山泸沽湖木府玉峰寺虎跳峡
纳帕海自然保护区橄榄坝归化寺白芒雪山碧塔海云南第一峰-卡格博峰
白水台老君山腾冲火山群腾冲热海和顺乡腾冲火山地热风景名胜区
槟榔江风光大树杜鹃王景洪曼飞龙佛塔古茶王景真八角亭
建水古城燕子洞普者黑怒江大峡谷苍山洱海
重要景点介绍:
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是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中心城镇,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0°14′,北纬26°52′。
古城位于县境的中部,海拔2400余米。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中国罕见的保存相当完好的少数民族古城。
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一致通过,将丽江古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坐落在丽江坝中部,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据说是因为丽江世袭统治者姓木,筑城势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之故。
丽江古城的纳西名称叫“巩本知”,“巩本”为仓廪,“知”即集市,可知丽江古城曾是仓廪集散之地。
丽江古城始建于宋元,盛于明清,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的《滇游日记》曾写丽江古城中木氏土司宫邸“宫室之丽,拟于王者”。城区则“居庐骈集,萦城带谷”、“民房群落,瓦屋栉比”,可见当时丽江古城已有名。丽江古城曾是明朝丽江军民府和清朝丽江府的府衙署所在地,明朝称大研厢,清朝称大研里,民国以后改称大研镇。
丽江古城,因为集中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并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来形成的历史风貌,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在丽江古城观赏什么呢?主要有以下几项:
一、登高凭胜,你可看古城形势。古城巧妙地利用了地形,西有狮子山,北有象山、金虹山,背西北而向东南,避开了雪山寒气,接引东南暖风,藏风聚气,占尽地利之便。
二、临河就水,你可观古城水情。古城充分利用泉水之便,使玉河水在城中一分为三,三分成九,再分成无数条水渠。使之主街傍河、小巷临渠,使古城清净而充满生机。
三、走街入院,你可欣赏古城建筑。古城建筑全为古朴的院落民居,房屋构造简造、粗犷,而庭院布置和房屋细部装饰丰富而细腻,居民喜植四时花木,形成人与自然的美好和谐。
四、入市过桥,你可一览古城布局。古城布局自由灵活,不拘一格,民居、集市、道路、水系组织聚散合理,配置得当,再加上石、石桥、木桥、花鸟虫鱼、琴棋书画、民风民俗,生发出无穷意趣,使古城独具魅力。
玉龙雪山
玉龙雪山耸立于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城西北的金沙江畔,主峰海拔5596米,山顶......>>
问题七:云南有什么地方旅游的?云南著名景点
石林、丽江古城、崇圣寺三塔、三江并流等
问题八:全国重点旅游城市有哪些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
我国自1998年开始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以来,分9批339多座城市通过了验收。
城市名单(截至2010年共339家)
直辖市(4个)
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
河北省(10个)
秦皇岛市、承德市、石家庄市、涿州市、廊坊市、保定市、邯郸市、武安市、遵化市、唐山市
山西省(5个)
太原市、大同市、永济市、晋城市、长治市
内蒙古自治区(11个)
包头市、锡林浩特市、呼和浩特市、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扎兰屯市、赤峰市、阿尔山市、霍林郭勒市、通辽市、鄂尔多斯市
辽宁省(18个)
大连市、沈阳市、丹东市、鞍山市、抚顺市、本溪市、锦州市、葫芦岛市、辽阳市、兴城市、铁岭市、盘锦市、朝阳市、营口市、阜新市、庄河市、开原市、凤城市
吉林省(7个)
长春市、吉林市、蛟河市、集安市、延吉市、敦化市、桦甸市
黑龙江省(11个)
哈尔滨市、牡丹江市、伊春市、大庆市、阿城市、绥芬河市、齐齐哈尔市、铁力市、虎林市、黑河市、海林市
江苏省(28个)
南京市、无锡市、扬州市、苏州市、镇江市、徐州市、昆山市、江阴市、吴江市、宜兴市、常熟市、句容市、吴县市、常州市、南通市、连云港市、溧阳市、淮安市、盐城市、张家港市、太仓市、如皋市、金坛市、东台市、邳州市、泰州市、宿迁市、大丰市
浙江省(27个)
杭州市、宁波市、绍兴市、金华市、临安市、诸暨市、建德市、温州市、东阳市、桐乡市、湖州市、嘉兴市、临海市、温岭市、富阳市、海宁市、衢州市、舟山市、瑞安市、兰溪市、奉化市、台州市、江山市、余姚市、义乌市、乐清市、丽水市
安徽省(10个)
黄山市、合肥市、亳州市、马鞍山市、安庆市、芜湖市、池州市、铜陵市、宣城市、淮南市
福建省(8个)
厦门市、武夷山市、福州市、泉州市、永安市、三明市、漳州市、长乐市
江西省(9个)
井冈山市、南昌市、九江市、赣州市、鹰潭市、景德镇、上饶市、宜春市、吉安市
山东省(35个)
青岛市、济南市、威海市、烟台市、泰安市、曲阜市、蓬莱市、文登市、荣城市、胶南市、淄博市、青州市、潍坊市、聊城市、日照市、乳山市、临沂市、济宁市、邹城市、寿光市、海阳市、龙口市、章丘市、莱芜市、德州市、新泰市、诸城市、即墨市、栖霞市、枣庄市、荷泽市、滨州市、东营市、莱州市、招远市
河南省(27个)
郑州市、开封市、濮阳市、济源市、登封市、洛阳市、三门峡市、安阳市、焦作市、鹤壁市、灵宝市、新郑市、许昌市、新乡市、商丘市、南阳市、禹州市、长葛市、舞钢市、平顶山市、信阳市、漯河市、驻马店市、周口市、沁阳市、巩义市、汝州市
湖北省(12个)
武汉市、宜昌市、荆州市、十堰市、钟祥市、襄樊市、荆门市、鄂州市、赤壁市、孝感市、恩施市、利川市
湖南省(12个)
长沙市、岳阳市、韶山市、常德市、张家界市、郴州市、资兴市、浏阳市、株洲市、湘潭市、益阳市、娄底市
广东省(21个)
深圳市、广州市、珠海市、肇庆市、中山市、佛山市、江门市、汕头市、惠州市、南海市、韶关市、清远市、阳江市、东莞市、潮州市、湛江市、河源市、开平市、梅州市、茂名市、阳春市
广西自治区(12个)
桂林市、南宁市、北海市、柳州市、玉林市、梧州市、桂平市、钦州市、百色市、贺州市、凭祥市、宜州市
海南省(5个)
海口市、三亚市、琼山市、儋州市、琼海市
四川省(21个)
成都市、峨眉市、都江堰市、乐山市、崇州市、绵阳市、广安市、自贡市、阆中市、宜宾市、泸州市、攀枝花市、雅安市、江油市、南充市、西昌市、华蓥市、邛崃市、德阳市、广元市、遂宁市
贵州省(7个)
贵阳市、都匀市、凯里市、遵义市、安顺市、赤水市、兴义市
云南省(7......>>
问题九:云南各地有哪些著名的中国或者是世界之最? 50分中国气候最好的省会旅游城市――昆明市
云南旅游火山最多的地方――腾冲火山群
世界最香的咖啡――潞江小粒咖啡
中国最早的人类牙齿化石――元谋人之齿
世界最早的人类始祖化石――云南虫化石
世界园卉最多的旅游公园――昆明世博园
云南旅游最有名的石窟―昆明西山龙门石窟
云南旅游最大的动物园――昆明动物园
最早的大象表演队―云南民族村大象表演队
世界最高的桥――云南红河大桥
世界最高的树冠天桥――云南勐腊树冠天桥
中国少数民族风俗最集中的景点――云南民族村
世界上真实的香格里拉――云南香格里拉
世界最著名的石林景观之一――云南石林
全国最大的国家公园---普达措国家公园,位于香格里拉迪庆州
问题十:云南省有哪些市云南省有哪些市
云南省
2005年辖:8个地级市、8个自治州;12个市辖区、9个县级市、79个县、29个自治县。
昆明市安宁市富民县嵩明县呈贡县晋宁县宜良县曲靖市宣威市
陆良县会泽县富源县罗平县马龙县师宗县沾益县玉溪市华宁县
澄江县易门县通海县江川县保山市施甸县昌宁县龙陵县腾冲县
昭通市永善县绥江县镇雄县大关县盐津县巧家县彝良县威信县
水富县鲁甸县丽江市华坪县永胜县思茅市临沧市镇康县凤庆县
云县永德县文山县砚山县广南县马关县富宁县西畴县丘北县
蒙自县个旧市开远市弥勒县红河县绿春县泸西县建水县元阳县
石屏县景洪市勐海县楚雄市元谋县南华县牟定县武定县大姚县
双柏县禄丰县永仁县姚安县大理市剑川县弥渡县云龙县洱源县
鹤庆县祥云县宾川县永平县潞西市瑞丽市盈江县梁河县陇川县
泸水县福贡县德钦县麻栗坡县香格里拉县
宁蒗彝族自治县河口瑶族自治县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漾濞彝族自治县寻甸***自治县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峨山彝族自治县屏边苗族自治县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
石林彝族自治县西盟佤族自治县维西僳僳族自治县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
景东彝族自治县沧源佤族自治县巍山彝族***自治县景谷彝族傣族自治县
南涧彝族自治县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
1.海南儋州历史儋州自建制以来,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儋州古称儋耳郡,是海南岛最早建成于汉代的两个郡之一,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改郡为州,将“儋耳郡”改为古称“儋耳”。
1983年XXX视察儋州时,座谈会上曾发问:“儋州是怎么来的?”弄清儋州,必须弄清儋耳的由来。
儋州,古称儋耳。据古籍记载,儋州早期土著缝制的衣服,“缝布二尺,幅合二头,开中央。以头贯穿胸不突穿。”有点象用单被包身。故春秋时期有人把儋州称“贯胸国”。到了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长时期作为货币交换的贝壳不再使用。而海岸线长达六百多公里的古儋州,贝壳堆积如山,人们用作装饰品,尤作耳坠、耳环为多,垂及双肩,成为特色,又称为“离耳国”。故《山海经》云:“南荒之外,有离耳国,其人耳长及肩,每逆风走,则将耳反搭。”到了汉武帝元鼎五年,也就是公元112年,以路博德为伏波将军,杨仆为楼船将军平南越之乱,追南越丞相吕嘉及太子赵建德“亡入海”。见离耳国是块宝地,人烟密集;东部海岸又多珍珠,奏请汉武大帝立郡管理。郡治设琼山和儋州的三都。以海南多产珍珠为由,以及儋州人的耳长量貌之说,从《国语·齐语》“觅任儋何”中,取名珠崖郡、儋耳郡,寓言“珍珠任儋耳”。
此即儋耳由来
2.儋州人的祖先是哪的儋州话是粤语个屁啊,儋州话:一种语言两套读音,更像是闽语粤语客家话官话的混合体,把儋州话归入粤语简直是天大的忽悠,儋州话和粤语天差地别只是有个别像粤语而已,不信你自己去听听吧
儋州曾氏等来源于福建晋江
查考历史,儋州土著居民为黎族,汉族早期移民为符、黎二姓;五季之末,羊、杜、曹、陈、张、王、许、谢、黄、吴、赵、唐十二姓相继迁儋,或以仕隐,或以戍谪,或以逃难。五季之末,为梁唐晋汉周期间。早期移民,土著讲俚话,十四姓***,从谱谍所载,多从福建莆田、晋江、泉州等地迁儋,按说应讲闽南话,被地方统一接受的语言尚未形成。到梁大同中,南北朝冼太夫人平定儋州,梁陈隋三代,儋州地区的大小官吏,均由冼太夫人的夫君冯宝从南北朝高州、梧州两府调来,他们带来的当地语言体系,经过和本地流行语言的结合,到唐代时形成了儋州话。
南北朝那时没粤语,粤语人的族谱所载是南宋末年的江西,福建西部等移民,经过南雄珠玑巷。
儋州话流行于儋州中北部地区,又称海边话或乡话,使用人口约有50万—60万,“是本岛汉语中仅次于琼文话(海南话)的一种方言”。(梁猷刚著《广东省海南岛汉语方言的分类》)据学者研究,汉族早期移民为多从福建莆田、晋江、泉州等地迁儋,讲闽南话,但此时被地方统一接受的语言尚未形成。至南北朝时期冼太夫人平定儋州,儋州地区官吏大部分由冼太夫人从高州、梧州两府调来经过和本地语言的结合,到唐代时形成了儋州话。据民国《儋州志》记载,“外人来儋,惟高梧人为先且多,故其言传遍乡间。”又,儋州话“乃高州、梧州传来,故今声调颇异,而与高梧人言通”。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丁邦新认为,儋州话形成于宋代以前,最接近古代汉语,可以说与古汉语相通。不过,操儋州话者若吟诗作对,不直接用儋州话,而是借用“字音”的读法来检验其平仄得失。“字音”,儋州人称之为“字眼”,与之相对,儋州话被称为“口语”。“新中国成立以前,操儋州话的人,读书要皆习口语和字音。”今年64岁的儋州文人谢有造告诉记者,他小时候读私塾时,老师教书都是用字音,“口语与字眼在平仄上不一样,口语平声、字眼仄声,口语仄声、字眼平声,不会字眼就不会吟诗作对。”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欧阳觉亚认为,由于古儋县是古时官员和文人学士流放的地方,他们来到儋县后,给当地人民传播了中原的文化,教当地人识字。因此,儋县地区通行一种读书音,即汉字的读音。这是一套古官话的读音,属汉语北方方言。读书音和口语并行不悖。
3.海南儋州历史儋州市古称儋耳,汉时置郡。
据明《正德琼台志》记载,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海南岛置珠崖、儋耳两郡(儋耳郡治儋耳)。这是海南岛上最早同时出现的行政建制。
南北朝梁大同(535~546)废儋耳郡地置崖州,后更名珠崖郡。隋大业六年(610)珠崖郡迁出,复置儋耳郡,治义伦县地。
唐武德五年(622)改儋耳郡为儋州。宋太平兴国改义伦为宜伦县。
元、明、清因之。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废州改称儋县。
1950年解放。1957年分为儋县和那大县,翌年复并为儋县。
1993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儋县,设立儋州市(县级市)。 1995年底,儋州市总面积3235平方千米,总人口76.7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42万人,农村人口62.36万人;非农业人口16.82万人,农业人口59.96万人。
辖1个办事处、24个乡镇、260个行政村、42个居委会、1676个自然村,境内有10个国有农场,洋浦经济开发区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热带作物学院在境内。市***驻地那大。
1996年底,儋州市总面积3235平方千米,总人口78.32万人。辖1个办事处、24个乡镇、217个行政村、42个居委会、1676个自然村,境内有10个国有农场,洋浦经济开发区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在境内。
市***驻地那大。 1997年底,儋州市陆地面积3235平方千米。
人口79.64万人。辖1个办事处、24个乡镇、260个村(居)委会、1676个自然村,境内有10个国有农场,洋浦经济开发区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在境内。
市***驻地那大。 1998年底,儋州市陆地面积3500平方千米。
人口81.13万人。辖1个办事处、19镇5乡,260个村(居)委会、1676个自然村,境内有10个国有农场、洋浦经济开发区等。
市***驻地那大。 1999年底,儋州市陆地面积3265平方千米。
人口82.96万人。辖1个办事处、24个乡镇、261个村(居)委会、1453个自然村。
市***驻地那大。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市总人口835465人,其中:那大街道121243人,南丰镇22926人,洛基镇16686人,大成镇12295人,雅星镇12653人,和庆镇24454人,兰洋镇11199人,新州镇29526人,光村镇18392人,长坡镇28068人,王五镇24274人,排浦镇16715人,海头镇39818人,三都镇19366人,木棠镇28904人,峨蔓镇17464人,新英镇35143人,白马井镇35606人,富克镇9309人,中和镇36045人,番加乡4122人,松鸣乡17672人,兰训乡9323人,松林乡14927人,东成乡25007人,国营西培农场20519人,国营西华农场16661人,国营西庆农场17670人,国营西流农场9420人,国营西联农场16333人,国营兰洋农场9486人,国营新盈农场12012人,国营八一农场42750人,国营龙山农场1974人,国营红岭农场4151人,华南热作两院16326人,洋浦开发区37026人。
2000年底,儋州市陆地面积3265平方千米。人口86.59万人。
辖1个办事处、24个乡镇、261个村(居)委会、1453个自然村,境内有国有农场10个。市***驻地那大镇。
2001年底,儋州市陆地面积3265平方千米。人口87.6万人(公安户籍人口数:总户数184726户、总人口87600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21097人)。
辖1个办事处、24个乡镇、261个村(居)委会,境内有10个国有农场。市***驻那大。
2002年,白马井镇、松鸣乡(除新地行政村)合并,设立白马井镇;王五镇、松鸣乡的新地行政村合并,设立王五镇;光村镇、松林乡的沙井、欧宅、扁墩、大老行政村合并,设立光村镇;兰训乡、木棠镇与松林乡的神冲、周坊、谭乐、长老行政村合并,设立木棠镇;洛基镇、那大办事处合并,设立那大镇;东成乡、长坡镇合并,设立东成镇;番加乡、兰洋镇合并,设立兰洋镇;富克镇、雅星镇合并,设立雅星镇;新英镇、新州镇合并,设立新州镇。年底,儋州市陆地面积3265平方千米。
人口88.64万人。辖17个镇(那大镇、南丰镇、雅星镇、和庆镇、大成镇、新州镇、光村镇、东成镇、中和镇、峨蔓镇、兰洋镇、王五镇、排浦镇、海头镇、木棠镇、白马井镇、三都镇)、261个村(居)委会,境内有10个国有农场。
市***驻那大镇。 2003年底,儋州市陆地面积3265平方千米。
人口90.1万人(公安户籍人口数:总户数178087户、总人口90097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30476人)。辖17个镇、216个村(居)委会,境内有10个国有农场。
市***驻那大镇。 2004年底,陆地面积3265平方千米。
人口90.08万人(公安户籍人口数:总户数198198户、总人口94079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73535人)。辖17个镇、262个村(居)委会,境内有10个国有农场。
市***驻那大镇。 2005年,儋州市***批准了《关于和庆镇美扶行政村区划调整方案》,将和庆镇美扶行政村划入那大镇管辖。
全市辖17个镇:那大镇、和庆镇、南丰镇、大成镇、雅星镇、兰洋镇、光村镇、木棠镇、海头镇、峨蔓镇、三都镇、王五镇、白马井镇、中和镇、排浦镇、东成镇、新州镇。境内有10个国有农场:国营西培农场、国营西华农场、国营西庆农场、国营西流农场、国营西联农场、国营蓝洋农场、国营新盈农场、国营八一农场、国营龙山农场、国营红岭。
4.儋州话历史有多少年了儋州话编辑儋州话是一种来自于粤语的海南本地方言,有100万左右的使用人口,又称乡话,在海南岛,使用人数仅次于海南话和黎语。
分布地域为除儋州市东南角和几个小镇外的大部分地区,昌江县北部沿海的南罗、海尾一带和县城石碌镇西缘的一小部分地区,白沙县北部与儋州市交界的村落,以及东方市、乐东、琼中、白沙、三亚市的个别城镇。1起源编辑南朝梁大同年间(公元535年-544年),世居高凉郡(今广东高州)的冼夫人领兵出征海南,冼夫人及其军队的官兵可能把融合了古代南越语的古粤语语带入了海岛。
当年的进入海南的岭南古粤语发展成今天的儋州话和迈话,在儋州和三亚广泛使用。2次方言编辑儋州话有北岸音、水南音、昼家音、山上音、新英音、海头音、五湖音之各区方言。
3归属编辑儋州话,乃唐代改儋州时形成,研究认为中国流行的地方汉语方言当中,儋州话最接近古汉语,可以说与古汉语相通。这个观点是台湾著名教授丁邦新通过儋州光村旅台人员王先生的发音研究结果,于1979年参加法国巴黎举行的第十二届国际汉藏语言学会讨论会时提出来。
华南师范大学梁猷刚教授在《广东省海南岛汉语方言的分类》一文中指出:“粤语系统的儋州话,是本岛汉语方言中仅次于琼文话的一种方言”。关于儋州话的形成,修编于明代的《儋州志》这样记载:“儋州人来自旧高州、梧州两府,儋州话保留着粤语的一些特点,但也渗透海南各地方言的一些共同特点”。
查考历史,儋州的土著居民为黎族,汉族早期移民为符、黎二姓;五季之末,羊、杜、曹、陈、张、王、许、谢、黄、吴、赵、唐十二姓相继迁儋,或以仕隐,或以戍谪,或以逃难。五季之末,为梁唐晋汉周期间。
早期移民,土著讲俚话,十四姓***,从谱谍所载,多从福建莆田、晋江、泉州等地迁儋,按说应讲闽南话,被地方统一接受的语言尚未形成。到梁大同中,冼太夫人平定儋州,梁陈隋三代,儋州地区的大小官吏,均由冼太夫人的夫君冯宝从高州、梧州两府调来,他们带来的粤语体系,经过和本地流行语言的结合,到唐代时形成了儋州话。
由于这种语言由为官为吏传开,非常讲究字音和声调,最大的特点是保留古代入声调,如十、叶、急、湿、协、别、烈、结、节、地、北、册、凿、责、驳等字,字音口语均读入声。入声的三组塞音韵:双唇塞音(如甲、答、合、入、习),舌尖塞音(如:杀、达、八、缺、血),喉塞音(如:黑、落、刻、药)较为整齐地与-m、-n、-ng三组鼻言韵相对应。
我利用《新编古汉语字典》查找儋州山歌中部分无法用现代汉语文字表达的方言,就找出了三百多字。儋州话还有一个大特点,就是字音和口语读法不同,字音就是儋州人经常说的字眼。
如:山—口语讲dan,字音读san;静—口语讲siang,字音是jing,传统的字音,就带有古音色彩,可以准确审辩字的平仄,对习作格律诗词或楹联较为容易,儋州老幼皆识吟诗唱对,得益这种字音。儋州话还经常出现一字读多音,按不同对象进行语言替换,如“四”字,按次序读“1、2、3、4”里的“4”时,读diang(生),也可以读Dei(死),而读“四五六”、“七七四十九”之类排列的“四”字,读作“生”,但在五湖四海、四通八达、四平八稳的语中的“四”,又只能读di(式);而一句语中出现两个“四”字,如四六二十四,第一个四读式,第二个四读生;对人的辈份称呼如四女、四侬、四哥、四叔,只有读chuong(长);对单个数字称呼,如四日、四人,又改读二双日、二双人;但碰四十之类双数词,只能读生拾,不可读二双拾。
古代汉语,本义是一词多形,而字音古今演变;音同音近,互相假借;转义繁复,一词多义多音,形音义连为一体。儋州话与此理论一个样。
关于儋州话,我的看法,因与古汉语相通,深奥复杂,与现代汉语距离较远,对青少年儿童学习汉语拼音和习作相当不利,不应提倡,而应大力提倡讲普通话。但为了保护地方方言,保持儋州作为诗词之乡、楹联之乡的特色文化,初中毕业后,即汉语拼音、英语音标和汉语基础知识较为稳定后,可以学习儋州话。
在中和、王五、长坡及那大老市区流行的军话,属汉语北方官语系统。《儋州志》认定其与南省官话正音相同,乃五代前士大夫以军戍儋,遂相传习,故名“军话”。
日本汉语方言家桥本也“设想这是一种官话方言”。有的网友提出军话读音像南宁话,是否当时戍儋军人多从南宁一带来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但军话决不是四川话,发音差距很远。北宋苏东坡之所以能够沟通,因他多年在朝为官,通晓北方与南方的官话音是可以理解的。
客家话是从潮州(老客)和恩平、开平(新客)传来的。临高话亦称翁贝语,丁邦新教授认为与“侗台语有亲属关系”。
白话为粤方言,高州地区居民避乱到儋而传。黎话是黎民族语言,苗话是苗民族语言,讲黎话、苗话的民族同胞,基本都会讲海南话。
5.儋州的文化悠久的历史给儋州市留下了众多古迹,且多为宋代以前的古迹,如汉代伏波井、中和古镇、东坡书院等。尤其是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谪居儋州三年间,讲学明道,使儋州教化日兴,“书声琅琅,弦歌四起”。海内外名士接踵而来,从师东坡。儋州在此时成为了全岛文化的中心,也培养了民众尊师重教的传统。苏东坡北归九年后,儋州人符确成为海南第一个进士。此后,儋州人才辈出,名声远播,在海南历史上曾发生过深远的影响。
儋州民风淳厚粗犷,古风犹存。在苏东坡带来的良好的文化氛围影响下,这里的人民爱好吟诗作对,使儋州素有“诗乡歌海”之称,有许多民间诗社。
在拥有“全国诗词之乡”、“中国楹联之乡”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基础之上,在2013年10月12日又获得“中国书法之乡”。儋州人喜爱唱歌。有一首民歌唱道:“儋州自古称歌海,山歌多似百花开。人人都是山歌手,山山水水是歌台。”儋州民歌种类繁多,其中儋州山歌和调声最为盛行。
革命战争年代,人们利用山歌和调声等体裁编写《抗日状》等,产生过宣传鼓动的巨大效果。如今,每年正月十六、八月十五,儋州中北部地区的男女青年,穿着统一的服装,汇集山坡或沙滩,举行赛歌会。他们对歌调声,表达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对生活的赞美。儋州调声节奏鲜明,旋律流畅而活泼,为群众喜闻乐见。解放后,一批批音乐工作者前来儋州采风,陶醉在婉转悠扬的乐曲声中。
2006年,海南省儋州市申报的“儋州调声”,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音乐项目类别,序号45。
6.谁是儋州人,儋州有哪些习俗,我是六年级的,要写一篇家乡的习俗换花节:
每逢农历正月十五的晚上,在海南琼山市将举行一年一度风情独具的。是琼山府城一年一度的独具风味的大盛会,换花节原是琼山特有的民间节日,历史悠久,但是以前换的是香,而不是花,意在香火不绝,如今传统的换香变成了换花,其活动的形式、规模、范围、区域也逐年扩大,形成了凝聚着友谊、美好、幸福、欢快为一体的新的娱乐。
军坡节:
每年农历二月初九至十九,琼山市新坡镇和全省不少地方,举行一次为期四天的。这是纪念冼夫人而举行的民间奉祀活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黎族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和幸福的传统佳节。三月三:海南黎族、苗族都有欢度的习俗。每年3月下旬或4月上旬(农历“三月三”期间)均举行海南国际椰子节,它是融旅游、文化、民俗、体育、经贸于一体的大型旅游文化节庆活动。
儋州民间歌节:
每年中秋为儋洲民间歌节。歌节的主要活动内容是儋州山歌、调声对歌比赛和“赏月”等项目。海南欢乐节:每年十一月下旬举办的“海南欢乐节”。
古万洲婚姻习俗:
古万洲所在地就是今天的万宁。
古万洲的婚姻习俗很有讲究,从订到结婚要以历几个比较复杂的过程:
第一步是"定礼"。
必须送槟榔,凡是女子受聘某家就叫做"吃某氏槟榔";
每二步是"纳币"。
这里包括送银元礼物到女方,同时,将男女生辰八字写在红纸上,请算命生先推算,男女双方是否"相克"如不相克,则可订婚,
第三步是"择吉清期"。
也就是选择吉祥之日成婚。在择吉之时,还需向女方送聘礼,可以送金、银首饰、手镯、钱物,也可送猎、酒、米等。结婚日期一般由男方提出。如果女方家中无丧事或重大变故,一般不能拒绝;
第四步是"成婚"。
结婚的这天,新郎必须亲自来接新娘,新娘坐八抬大花娇,并请乐队吹吹打打举行大宴,亲朋好友前来祝贺,并送钱为礼物,新娘到了新郎家后,先"拜堂",拜堂行三跪九叩首大礼,然后在上吃"合登酒",酒喝三杯就行,到夜晚入洞房。第二天夫妇双双到大堂上拜见新郎父母,第三天"回门",即新夫妇回访娘家,拜见岳父岳母海南的风俗习惯每个民族都不一样,黎族的“跳竹竿”
是黎族最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间舞蹈之一,也叫“打竹舞”。每逢过年过节,黎族同胞便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欢聚在广场上,跳起“打竹舞”来,跳竹竿时,8跟长竹竿平行排放成四行,竹竿一开一合,随着音乐鼓点的节奏,不断地变换着图案。由4-8名男女青年随着或快或慢的节奏,在交叉的竹竿中,灵巧、机智、自由地跳跃,当竹竿分开时,双腿或单脚巧妙地落地,不等竹竿合拢又急速跃起,并不时地变换舞步做出各种优美的舞蹈动作,参加舞蹈的青年男女,一边跳舞一边由小声到大声地喊着:“哎--喂、哎--喂”,大大增添了热烈气氛。
黎族婚俗黎族青年的婚恋别具特色,按照黎族习俗,村子里的姑娘长到十六岁,就要搬出父母的住房,单独住在离父母不远的闺房内。闺房多为茅草房,内放一张大床。住进闺房的姑娘便开始了自由恋爱。年轻的小伙子可以随意到闺词语民姑娘聊天、玩耍,姑娘喜欢上的小伙子就留宿房中,不喜欢就让他离开。被姑娘逐喜欢上的小伙子经闺女房的自由恋爱之后,由父母正式上门提亲。提亲时要带上一些姑娘爱穿的衣服和槟榔。槟榔是求婚最重要的礼物,带少了姑娘家会不满意。等到正式举行婚礼时,十分热闹,有伴娘与伴郎山歌,有新婚夫妇在欢乐声中饮幸福酒,还有“逗娘”活动,全村人杀猎宰羊在一起庆贺。